你曾經遇過汽車內裝發霉的經驗嗎?打開車門後映入眼簾的是遍佈霉斑的座椅、內裝、地毯、天篷,我的天啊這個畫面光用想的就令人頭皮發麻全身癢!後續完全無法想像要怎麼洗內裝才能救回愛車一命。
清洗內裝超過 9 年經驗的汽車醫美專家派威處理過不少這種「重案組汽車霉霉」,今天帶你一起了解這類極度嚴重的內裝發霉情形要如何處理,才能確保愛車與你都能找回健康!
為什麼車子會發霉?根本原因都是日積月累造成
空調管路殘留水氣:發霉的隱形幫兇
很多車主直覺會把內裝發霉歸咎於車窗沒關好,或下雨天車門開太久導致車內潮濕等,這些當然是常見的原因之一,但更根本的問題是車內濕氣不除持續積累所致。
這招相信老司機都知道,開著冷氣行駛時在下車前 5 ~ 10 分鐘把空調切換至送風模式,讓空調將管路中的凝結水氣完全排出避免殘留,如果未能將管路盡量乾燥,水氣會在空調管道與底部形成黴菌孳生的溫床。而冬天因車室內外溫差大,也會造成內部出現水霧聚集。
如此一來一年四季持續累積濕氣在車子裡面,車主又沒有意識到除濕的重要性,自然就會成為黴菌最愛的定植基地。
車上吃東西很過癮?內裝清潔習慣差
有些行車習慣表面看起來無害,實際上你遺落的每一次食物碎屑都是黴菌擴散的養分來源。
冷飲料杯壁的凝結水氣被內裝吸附、湯汁灑濺到座椅表面與地毯、香甜零食掉在座椅角落、這些看似不重要的日常用車習慣,會讓車上積累各種髒污,加上如果平時又都沒有內裝清潔維護的習慣,很快的車上就會有很多供給黴菌壯大的食物來源。
常見汽車內裝發霉成因與症狀對照
發霉原因 | 起霉區域 | 初期症狀 | 嚴重狀況 |
空調管路水氣殘留 | 冷氣出風口、內部空調零件(濾網、風扇、鼓風機) | 陣陣霉味、白色霉斑 | 黴菌隨空調吹送持續擴散至全車室內裝 |
停放環境潮濕 | 前後座椅、車門隔音棉 | 用手摸座椅表面會有黏手的觸感 | 黴菌深植座椅與地毯內部結構 |
飲食殘渣或液體潑灑 | 椅縫椅側、地毯、置物杯架 | 污染處明顯食物腐臭味飄散,觸感濕黏 | 隨殘渣氧化分解,黴菌與異味蔓延車室 |
食物忘記帶下車 | 以食物腐敗酸臭處為起點,快速擴散 | 明顯腐敗或酸臭味 | 有完整的食物養分供應,黴菌成長面積與速度都驚人提升 |
哪些情境最容易讓愛車整車發霉?這 4 種要特別注意!
第 1 種:扣牌車
車牌因違規被繳回短則數月長則一兩年,車就整台停在那邊動也無法移動,加上台灣濕熱多雨的氣候特色,濕氣長期累積在車內進得去出不來,內裝發霉速度絕對超乎你想像。當你總算熬過扣牌期限滿心雀躍的想跳上駕駛座馳騁他方,一打開車門發現座椅遍佈霉斑到根本換了一個造型時,真的會令人欲哭無淚。
第 2 種:停放在地下室車庫
很多人以為將愛車停放在室內就萬無一失,但通風不良的地下車庫反而更容易累積濕氣。現在許多社區大樓的停車場都規劃在地下層,許多大型社區的地下層甚至可達 B4、B5 ,而地下層比一般樓層更靠近地底溫度較低,一旦與室外高溫形成溫差,很容易在地下層出現水氣凝結或反潮現象,如果再加上車子密封濕氣循環,根本就是一座大型的黴菌培養皿。
第 3 種:泡水車
台灣經常容易因為夏季颱風過後出現大量的淹水泡水車,這些經歷過嚴重水傷的車輛,地毯、座椅,甚至車門內部都還殘留濕氣與淹水時進入的泥沙髒污,但這些受災車往往只有透過簡單的外觀整理與清洗內裝表層,就重新流入二手車市中,不知情或是無法判斷的人一旦接手這類車輛,回家不久後就會發現座椅與內飾出現霉斑、車內異味,嚴重者可能地毯拆掉甚至鏽蝕穿孔。
第 4 種:超過一個月沒開的車
什麼原因可能導致愛車閒置超過一個月沒使用?外派出差、意外住院、短期出國、用不到的第二台車,甚至聽過買了但不敢上路的各種理由都有,但即便沒有上路需求,也應該定期發動引擎與空調系統讓車輛運作,保持車內空氣流通,避免悶著數個月再來開箱,保證愛車給你滿滿驚喜,霉味霉斑樣樣來!
📖 同場加映:《派威汽車醫美》颱風天車子沒開內裝發霉打開車門直接嚇死
重案組發霉現場,只要洗洗內裝就好?
一般清洗內裝 vs. 深度內裝拆洗:處理層級差很大
如果你以為這種已經達到黴菌樂園程度的內裝,可以簡單拿個漂白水、除霉劑或去味大師自己 DIY 處理,那可就真的好傻好天真!這種表面處理只能針對肉眼看得到的霉斑進行清潔,根本無法處理到已經深入到布料結構、海綿內層、隔音棉深層的菌絲孢子。
只有完全淨空車室,將所有被黴菌污染的座椅與內飾拆下,以內裝專用清潔劑徹底清洗,再搭配高溫熱蒸進行空調管路殺菌,才能真正除去黴菌根源預防再生。
派威深度內裝拆洗 依實際車況客製規劃
汽車醫美專家派威專門處理各種內裝拆洗疑難雜症,針對這類內裝嚴重發霉的個案,會現場視車況與車主討論需求,不會以單一方案統一處理,處理重點在於根除黴菌、消毒殺菌、維持車室乾燥為原則提供不同程度的清洗內裝方式:
- 拆除座椅、內裝飾板、中船、安全帶等大型物件
- 檢查座椅材質與內部泡棉受污染程度
- 內裝地毯、天篷反覆濕洗清潔
- 高溫熱蒸氣深入空調管路與內裝縫隙殺菌消毒
- 銀離子抗菌 + 光觸媒消毒抑菌
預防車內發霉除了洗內裝 平時還可以這樣做
保持車內乾燥 4 個有效小技巧
- 老司機秘招:開冷氣後熄火前先關冷氣、開送風 5 ~ 10 分鐘,讓管線排乾水氣。
- 下雨天車上多備一條乾淨抹布定期更換,用來吸附雨傘與鞋底帶上車的多餘水分。
- 即便冬天也定期開冷氣,降低內裝濕度也可避免管線長期沒運作讓菌體定植。
- 勿將車輛閒置過久,定期發動行駛並維持空氣流通。
發霉過一次的車,更需要定期檢視內裝清潔
別以為這次處理過就不會再「倒大霉」!其實只要發霉過一次的內裝材質,因為曾經受潮引起菌絲定植破壞結構,如果沒有好好維護保持通風乾燥,更容易再次吸附濕氣,變成下一次的霉頭發源。
建議剛處理完黴菌災情的車輛,前兩年定期半年一次進行簡單基礎清洗內裝,因為第一次的深層清潔對於還是孢子狀態的黴菌無法一次到位的徹底根除,只要濕度一到位立刻又生,定期追蹤與清潔內裝表層、高溫熱蒸空調管線,不用擔心黴菌復發。
讓黴菌消失,留下健康與舒適
看完上面這些怵目驚心的災情,是不是渾身都跟著發癢起來?萬一愛車一不小心「染霉」,不只破壞外觀,更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千萬不要抱持著省錢僥倖的心理,簡單清理完表面「眼不見為淨」,你以為省下了金錢,實際上損失的是更寶貴的健康!
趕快拿起手機預約汽車醫美專家派威諮詢客製化清洗內裝項目,別再讓黴菌影響你的愛車內裝與家人的健康。首創試洗體驗、無效退費保證,還給你一個清新舒適的車內空間。
參考資料
1. 民視新聞|底板爛光!25年經典老車全是霉味 專家曝原因:打翻「防霉神器」
2. TVBS 新聞|〈獨家〉睜大眼!仔細聞!泡水車有污泥和黴味
3. 自由時報|噁! 保時捷停地下室半個月 車內「滿是菌絲」
4. ETtoday 新聞|他車停外面「2週沒開就發霉」!網給妙招:車上放這個就沒事